弘扬“走西口”精神 培育学生“六优”品质活动--讲述走西口故事
走西口走出一条杨家河(三)
三、初遇困难 父子交班
开挖杨家河的劳力,主要从晋、陕地区的河曲、保德、偏关、府谷、神木等县以及冀、鲁、豫等省逃来的难民中招雇。杨氏把渠工编成班,每天出12班,最多40班,每班20至30人。
起初,大家干劲儿十足,开工6个月就挖到了40余里的乌兰淖。可是,随着工程的推进,各种困难也随之而来。
首先是工程总负责人杨满仓因年老体衰和精神压力过大,突然瘫痪卧床。杨满仓丰富的开渠治水经验和技术是无人能够替代的,怎么办?他只能躺在床上指导开渠事宜。但开渠离不开实地指挥,关键时刻,工人就把他背到现场指挥。后来,杨满仓的长子杨茂林接了父亲的班执掌渠务,杨米仓和儿子杨春林负责筹措资金等事宜。施工期间,杨茂林经常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巡查。文史记载:“(杨茂林)躬亲督工,往来督课指挥,夙夜无稍怠。乃弟春林、文林、鹤林,分段监视,披星而作,戴月而息。”
其次,和杨家开工前预想的不同,渠一挖开,处处都需要钱,筹备的资金根本不够。他们想出一个办法:一边挖渠一边开垦土地,再把收取的水费、地租投到挖渠中,如此循环。但还是不够,不得已,杨家又接受了苛刻条件从教会借了些钱,这才缓解了资金问题。
四、妙计挖渠 诈死躲债
1918年,杨家河挖至哈喇沟(现头道桥联丰一带),将干渠临时接入大沙沟,并派渠工随水疏通大沙沟被风沙淤塞段,以利用水的冲刷力量开扩渠道。这种以水代工的办法,减少了不少人工开支。同时,杨满仓指导杨茂林用“川”字形浚河法(即在渠道中线的两侧各挖开一条小渠,中间留一隔墙,利用水的冲力淘去隔墙,冲宽两侧,以成大渠)施工,开挖渠道十五六里。
1919年,杨家河挖至杨柜(二道桥)大坝附近,把大沙沟作为天然退水渠,灌、排通畅。至此,工程已经过半,胜利似乎在望。没想到,更大的困难和挑战在等着杨家人。
1920年和1921年,因渠水不旺,导致杨家收益锐减。雪上加霜的是,当地频发匪祸兵灾,又闹起了虫灾、鼠疫,真是祸不单行。面对挖渠工资和债息两亏的危局,杨家不得不变卖家产和首饰,又向大户人家和教会高息贷款,“为地方兴利,不惜毁家以纾难”。
那两年,杨家将杨家河干渠工程放缓,侧重开挖支渠,扩大灌溉效益,坚持不使渠工停工。而工人为讨要工资常常罢工,成群结队跑到杨家夺饭盆、抢饭碗,杨家人连一顿好饭都吃不上,工人甚至绑架过杨鹤林,逼迫杨家付钱。为了应对工人讨薪的被动局面,负责工程款的杨春林不得已想出一个应急的对策:编造自己因给工人开不了工资,一着急上吊自杀死了,并且假设灵堂,以拖延支付工钱时日。工人看到杨家发生不幸,答应了杨家延期支付工钱的请求。不过,诈死只是一时的缓兵之计,要想让工人安心干活儿,还得拿出真东西。杨茂林力挽狂澜,向一位蒙古王爷借了一千多匹马发放给工人,工人这才高兴了。此事后来成了河套地区的一句俚语:“河南侉侉,洗脸不洗爪爪,来时背个衩衩,回时骑个马马。”